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热点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高考改革倒逼下 基础教育产生哪些新变化? 2017-06-26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2017年全国高考已然结束,随着上海、浙江两地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毕业生高考的结束,“新高考”全面实施也开始倒计时。据悉,今年北京、天津、山东等6省市将加入新高考改革行列,2018年要覆盖60%-70%的省份,到2020年所有省份都要做完整的规划。

  沪、浙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两地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也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综合改革实践表明,新高考已经给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学带来诸多变化。

  走班教学成常态

  从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来看,“3 3”成了各省未来高考的新模式。高考模式的变化也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分科选学、分层走班等成为教学新常态。

  在沪、浙两地的改革实践中,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实施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大致催生出“不走班”、“小走班”(“优先三科成班”、“定两科走一科”)、“大走班”和“全走班”四种模式,基本满足了各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求。在上海,很多高中的学生们都是“一人一课表”。

  走班制的实施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科目选择课程,促进了高中教师的因材施教和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相较于传统文理分科,走班教学对于教室、师资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各地倾斜配置资源;同时,走班制带来的繁杂的排课问题,还需要较完善的软硬件系统支持。对此,不少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不仅有效规避人工排课过程中的费时费力,更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生涯规划教育前提

  新高考最为突出的改革是前置了生涯决策,将高考科目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并且前置到高一甚至入学之初,当然,这也使得不少家长与学生充满迷茫和困惑。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作为重要实施主体的学校,如何组织学校课程、如何帮助学生选定高考科目等现实且紧迫的问题日益凸显。据此,以往默默无闻的生涯规划教育因其所具有的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重要作用,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

  为此,不少高中积极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指导,比如格致中学开发了“高中生涯发展”评估系统、天山中学专门开设了生涯指导课等。企业也纷纷抓住商机,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学生提供精准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展现特长,为选科提供有效参考。

  自主性探究学习加强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三位一体”招生形式破除了“唯分数论”的弊端,同时高考改革释放出多元化招生的信号,撬动了中学育人模式的重构,倒逼中学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如社团表现、学术创新和体育竞技等。在这一过程中,素质教育备受关注,为此,不少学校纷纷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能力。

  目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已经做得非常普遍。据上海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数据显示,上海高三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50473个,研究内容涉及科技创新、社科人文、艺术、体育、环保等诸多领域。为创建研究性学习的高质量载体和平台,上海加大创新实验室建设,目前83%的上海公办高中都有创新实验室,有15000多名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系统(MOORS)。为推动研究性学习,各区教育局和基层学校还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高中学生课题研究工作。比如,杨浦区教育局利用区位优势创造条件,让各高中科研尖子学生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探究活动等。

上一篇:国务院发文促进信息消费:宽带、IPTV、5G、物联网、AR、VI
下一篇:网络时代的课堂教学将如何发展?